□记者 刘 放
日前,辽宁省博物馆发布2025年展览计划,共推出13个大展。目前已有3个展览开展,还有10个展览将陆续与观众见面。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辽宁遇见敦煌”专题展。此展将全面深入地带领观众了解敦煌,领略其非凡魅力。
据了解,今年辽宁省博物馆计划围绕馆藏精品文物、辽宁地域文化展示、文明交流互鉴等方面推出阵地展览,做到“一月一展,常看常新”,助力新时代“六地”建设,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3月展出) 20世纪以来,全国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简牍,其中甘肃境内出土6万余枚。作为中华文化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数万枚简牍真实记录了秦汉魏晋时期河西走廊段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民族交流、军事防御和文书制度等,见证了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展览分为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生活和简牍墨韵四个单元,预计展出文物300余件(套)。
大漠鸣沙·山海有情——在辽宁遇见敦煌(5月展出) 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携手敦煌研究院推出的年度重点展览,是东北地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敦煌专题展。展览在系统整理挖掘馆藏敦煌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传播敦煌文化、敦煌精神,在丰富提升公众文化认知的同时增强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意识。
别开生面——辽宁省博物馆藏石湾窑瓷塑展(6月展出) 石湾窑具有悠久的制陶历史,对丰富多变釉彩技术的完美把控,使得石湾窑釉色丰富,陶瓷制品独步瓷业,素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展览将向公众展示别具风格、釉彩丰富的石湾陶瓷艺术品。
辽阳汉魏壁画墓出土文物展(7月展出) 展览是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地域文化系列展的第三个项目。展览将通过辽阳汉魏壁画墓壁画摹本与出土文物的联合展示,再现1700多年前辽宁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样——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展(7月展出) 展览以古代器物为载体,以各类器物纹饰为展示重点,以重现古人艺术生活场景为主线,以殿堂楼阁、起居日用、闲情雅趣、传统礼仪、精神世界五个角度作为切入点,分别对应展出凸显文化内涵的器物及纹饰,结合精美的图文展板及数字化体验互动,让观众领略传统纹饰的艺术魅力。
辽宁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7月展出) 展览立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文物为载体,通过对跨时空、跨地域、跨种类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深入解读辽宁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白山黑水间的红色记忆——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人民抗日斗争专题展(8月展出) 展览以“九一八”事变为主题,通过200余幅历史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惨遭14年奴役,继而奋起抗争、浴血奋战并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
中国漆器精品展(9月展出) 漆器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重要门类。中华民族是最早认识漆、使用漆,并利用漆髹涂器物的民族。此展将展示“坚牢于质、光彩于文”的精美古代漆器。
诗画中国特展(12月展出) 展览以百余件古代绘画和诗词融合的作品,向世人彰显中国人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
旅美华人艺术家张书旂绘画作品展(12月展出) 展览是辽博海外华人艺术名家系列展之一,拟根据张书旂画家本人一生中三种不同的身份——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和中西方文化交流使者,来对他和他的作品进行阐释,展示其从学艺到教书育人再到艺术传播者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