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辽宁东部,这里山峦叠翠、江河纵横。最高峰老秃顶子海拔1367.3米,拥有雄奇壮美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誉为“辽宁第一峰”。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老秃顶子山为中心,山脉向三个方向延伸,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9座,群峰起伏巍峨屹立,气势恢宏形成天然的屏障,被称为“辽宁的屋脊”。
老秃顶子形成于古燕山活动期,属长白山余脉,受北温带季风影响气候温暖湿润,水蚀现象明显。跳石塘等古老地貌多被绿植覆盖,已蜕变成适宜多种生物繁衍栖息的自然区域。该区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主要分布区,也是太子河发源地。
近些年,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老秃顶子保护区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职能作用强化队伍建设,在与专家学者联合科考活动中培育新人,做到缜密管护,使保护区生态系统不断向好发展,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典范。
老秃顶子保护区森林生态呈多样性,相应保存的森林植被分成明显而较完整的垂直带谱系列,由高海拔到低海拔依次为中山草地、中山灌丛带、岳桦林、云冷杉暗针叶林带、云冷杉和枫桦等组成的混交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森林生态以自然演替系列为主,兼有人为干扰次生林演替系列,植物连片镶嵌现象明显,过渡地带多变,分布规律在大陆性植物群落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美景。
冬天,这里迎接漫天雪花,黄果袒露着红心,林木披上银装;春天,幽潭盛满清泉,飞鸟放歌,草丛中昆虫成对,林中走兽活动;夏天,山谷中溪水清凉,树叶繁茂;秋天,路旁野花娇媚,引蝶驻足。沿山涧溯行1200米,是大湖沟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区,再行2000米为大型人居旧址,西南侧山坡上人工修造的平台,面积约763平方米。逆沟谷攀爬930米,鸿雁飞瀑挂在绝壁之上,恰似一帘水幕从天垂下。
凌晨时分,老秃顶子主峰气温很低,也是观云海最佳时。铺天盖地的云雾在朝阳下波澜壮阔,密林间的花草上的“水晶”随太阳升高慢慢融化。浓雾消散,林海分群落,满山尽斑斓,红叶赛炭火。
“白云托日,浮空絮红”,这说的就是辽宁第一峰——老秃顶子。在这里有第四世纪冰川浩劫幸存下来的世界稀有古化石植物——紫杉、闻名国内外的本溪市市花——天女木兰及世界珍稀植物——双蕊兰。
这里素有“辽宁屋脊”之称,属长白山龙岗支脉,森林植被属长白植物区系。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尚存有完整的原生植被群落,还有众多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野生动物,是一个重要的天然物种基因库、生物学科的研究基地。
这里是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战斗过的地方。密林间的抗联司令部、兵工厂、练兵场等历史遗址是抗联留下的战斗遗迹。
管理站工作人员精心呵护这片绿水青山,让保护区拥有了辽宁最大面积原始次生林和98%森林覆盖率,形成完整森林生态系统,确保空气始终清新,实测域内大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是普通地区20倍以上,其中鸿雁飞瀑等区域负氧离子含量已超过10万个单位。清澈甘甜的山泉汇聚成太子河,也丰盈了浑江、苏子河及浑河,长年流水和持续外溢的负氧离子,不断维系着沿江沿河生态红线,滋养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辽东大地上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