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添加”真健康吗?

友报 2025年02月21日

孔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辽宁省攀登学者、辽宁省千人高端人才千人层次、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会慢病学组委员、辽宁省营养协会副会长、辽宁省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学会主任委员。擅长各类营养代谢性疾病的诊治。

□记者 刘 放

在健康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0糖”“0脂”“0添加”成了格外受关注的健康热词。这类“0添加”食品真的更健康吗?本期本报邀请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孔娟,解析食品标签里的那些“0”。

“0糖”并非完全无糖

孔娟介绍,很多食品宣称“0添加糖”“0蔗糖”“0糖”。这几个概念含义不同。先说说“0蔗糖”。很多人将“糖”理解为蔗糖(即白砂糖),部分商家利用这一点误导消费者。

在食品营养学中,“糖”可以分为三类:单糖,包括果糖、葡萄糖、半乳糖等;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等;多糖,如膳食纤维、淀粉、果胶等。孔娟特别提醒:“0蔗糖”只是没有添加蔗糖,并不代表该食品不添加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类。

“0添加糖”只是指产品在生产时没有额外加糖,但其原料本身可能含有糖。比如,“0添加糖”的果干或果酱本身就含果糖、蔗糖、葡萄糖等。孔娟表示,“0添加糖”不等于“0热量”,如“0添加糖”的饼干、面包,在制作时要用到面粉、黄油等,热量依然很高。

按照我国相关标准,“0糖”或者“无糖”的定义是每100克(100毫升)食品中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这里的糖,是指各种单糖和双糖,包括天然存在的糖和人为添加的糖。孔娟强调,很多商家把“0糖”概念偷换成“0添加糖”“0蔗糖”,大家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注意。

“0脂肪”不代表热量低

为了减肥或降血脂,很多人选择“0脂肪”“0胆固醇”或“0反式脂肪酸”的产品。然而,“0脂肪”的食品热量未必更低。

孔娟说,很多乳酸菌饮料,虽然是“0脂肪”,但糖含量接近15%,热量依然很高。

很多食品标有“0反式脂肪酸”,但脂肪含量并不少。比如某款“0反式脂肪酸”手抓饼,总脂肪含量为15.3%,而某款华夫饼虽标有“0反式脂肪酸”,但总脂肪含量高达30.4%。

我国规定,脂肪含量小于或等于0.5克/100毫升(100克)可标注“0脂肪”,反式脂肪酸含量小于或等于0.3克/100毫升(100克)可标注“0反式脂肪酸”。如果配料中使用了氢化或部分氢化油脂,就需要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实际上,目前网络上大量有关反式脂肪酸的信息都存在一些概念的混淆和明显的误导,使我国消费者高估了反式脂肪酸的健康风险。”孔娟解释,随着工艺的进步,现在很多正规产品的反式脂肪酸含量都很低。而且,中国人摄入的反式脂肪酸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限值,大家不用对反式脂肪酸过度担心。不要只关注“0反式脂肪酸”,而忽略了总脂肪含量。

“0添加”未必更安全

市场上还有很多“0添加”产品,包装上标有“0香精”“0色素”“0代糖”“0增稠剂”“0防腐剂”等。孔娟介绍,实际上,茶饮料、酸梅汤等本身自带香味,无需添加香精,没有必要刻意强调“0香精”。香菇、柠檬汁饮料等无需添加色素,强调“0色素”也没必要。蜂蜜、方便面、咸菜等本身无需防腐剂,没必要强调“0防腐剂”。

如今,完全做到不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几乎没有。比如,“0防腐剂”的酱油,在生产过程中依然要用到酶制剂、加工助剂,来保障食品生产的正常进行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规范、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对人体无害,还能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某些不添加防腐剂的食品,在制作运输或开封后可能会出现污染变质的情况,给健康带来隐患。

“0糖”“0脂”含健康风险

孔娟表示,尽管“0糖”“0卡”“0脂”食品在市场上备受追捧,但关于其对健康影响的争议也从未停歇。

1.对代谢的影响。用甜味剂代替蔗糖,理论上来说比普通饮料更健康。但是,长期食用代糖或甜味剂,有可能让人产生“糖瘾”,增加对甜口的喜爱和渴望,让我们越喝越饿、越喝越胖,甚至扰乱荷尔蒙,对人体的葡萄糖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反而增加患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风险。

2.导致肠道菌群失衡。当我们感到饥饿时会引起肠道内菌群变化。一些研究发现,长期大量摄入“0糖”“0卡”“0脂”食品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3.对营养价值的影响‌。长期进食“0糖”“0卡”“0脂”产品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和矿物质。长期依赖这些产品可导致营养不均衡,影响身体健康。‌

4.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频繁摄入代糖食品与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有关联。

5.潜在的过敏反应。研究表明:某些人群对特定的代糖成分过敏,如阿斯巴甜和蔗糖素,这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包括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何科学选择

首先,仔细阅读标签。购买“0糖”“0卡”“0脂”食品时务必仔细阅读产品标签,特别是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

其次,适量食用。即便是“0糖”“0卡”“0脂”食品也不应无节制地食用。

再次,关注整体饮食结构。健康的饮食不仅仅取决于单个食品是否“0糖”“0卡”“0脂”,更重要的是整体饮食结构的平衡。要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多吃新鲜蔬果和全谷物。

最后,避免依赖甜味剂。要避免过度依赖任何形式的甜味剂。尽量优先考虑使用天然甜味来源的食物,如水果、蜂蜜等。虽然它们含有一定的糖分和热量,但相较于人工代糖,它们通常含有更多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