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丹
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是实现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内在要求,是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抓手。如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体旅全面协调发展,共同绘就一幅文化兴、体育强、旅游旺、经济富、百姓好的美丽画卷?8月8日,丹东市政协十六届常委会十三次会议召开,围绕“挖掘用好丹东特色资源,全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议题开展专题协商议政。
深入调研问症 精准把脉开方
细数丹东市政协筹备此次常委会会议的每一个环节,处处都体现着“不调研不协商、无准备不建言”的高质量工作理念。
丹东市政协主席宋立跃对开好本次常委会会议提出要求:“要认真梳理文体旅融合发展中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短板弱项,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及委员主体作用和界别特色优势,全力当好参谋助手,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今年初,丹东市政协成立专项课题领导小组,确定调研参考题目73个,听取有关部门政情通报,深入到丹东市富晟国际民宿项目、东北亚历史文化博物馆、丹东市民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国门湾体育公园、丹东新区美术馆等进行调研,并赴四川、贵州、吉林等省及省内部分城市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通过委员会客厅等基层协商平台广泛开展交流协商、研讨论证。
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各县(市)区政协结合界别优势和地区实际,组织学习考察20余次,以扎实的脚力、独到的眼力形成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共征集协商故事23篇、协商建议46篇,编入《协商材料汇编》39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挖掘用好丹东特色资源 全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建议案》。
议政“有广度” 建言“有深度”
会上,8位丹东市政协常委、委员代表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作大会发言。常委、委员们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发言既有广度又见深度,一个个“金点子”汇聚成积极融入新时代“六地”建设目标要求,助力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力量。
“以英雄城市的形象厚植全面振兴发展的文化底蕴,是丹东必打的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一张发展牌。”李文生常委代表民革丹东市委会发言时建议,要对接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谋划抗美援朝缅怀之旅,打造从抗美援朝纪念馆经鸭绿江断桥遗址、虎山长城至河口燕窝铁路桥遗址的国家级抗美援朝研学之旅,开发从甲午海战古战场至民主人士北上登陆地、“致远”纪念舰延伸至天桥沟抗联密营遗址的抗日之旅,通过丹东一个个景点串起国际一流、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观光线。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要让文化遗产能游玩。”刘为民常委代表民进丹东市委会发言时呼吁,要顺应“风景+场景”“流量+留量”的文旅大趋势,创新文遗项目和文遗产品的表现形式,更好地将文化遗产资源转化为可观可感可玩的沉浸式交互体验场景。
隋振宁常委代表民建丹东市委会发言时提出,赛事融合文旅,“赛事+”是重要手段,既能促销费也能带人气。要以举办重大赛事为契机,加强与媒体合作,传播丹东的旅游、文化、历史、餐饮等,释放文旅消费的巨大潜力。
常委、委员们各抒己见。大力发展旅游“后备箱”经济,将孔雀表、柞蚕丝、民族服饰、小浆果等产品与旅游“后备箱”品牌深度整合,打造一批轻工业(农业)旅游景区和文创空间。做强做优边境旅游项目,丰富中朝风情旅游演艺产品。建设高品质红色干部培训学院,带动红色研学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自驾车、旅居车设施服务系统,加快培育高品质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产品。推出通俗易懂、能形成广泛共识的城市文旅宣传语,为文旅宣传起到引领和点睛作用。
推动成果转化 共绘发展新图
常委会会议务实热烈,既有议政建言的真知灼见,又有凝心聚力的共识共为,让所有与会者倍感振奋。
应邀出席此次会议的中共丹东市委副书记 、代市长蒋冰对此次会议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会议选题非常好,紧扣省委打造新时代辽宁“六地”之一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的目标定位,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扣丹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彰显了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自觉,展现了市政协以高质量履职助力丹东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担当。会后,相关部门要充分吸纳借鉴《建议案》和会议发言提出的具体建议,确保协商成果得到有效运用。
丹东市政协表示,在本次协商会议基础上,继续聚焦“高品质”要求和“示范地”目标,进一步提高协商建议的针对性和含金量。在协商建议转交办理过程中,课题组要与相关部门密切交流、跟踪服务,以协商工作的全链条促进协商成果转化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