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 放
生活中有些人在愤怒无处可发泄时向食物寻求安慰,然而这时心脏可能在为您的情绪买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庞文跃表示,已有研究证实,情绪化饮食与心脏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有关,如Ⅱ型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等。饮食引起的心脏受损,情绪起着重要的助推剂作用。长期带着情绪吃饭,健康的心脏也会受伤。
“情绪化进食越严重,颈股动脉脉搏速度也越快,意味着血管硬化程度越高。”庞文跃解释,压力、焦虑、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让大脑处于应激状态,激活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增加了糖皮质激素合成和葡萄糖消耗,让人食欲增加。暴饮暴食或许可短暂缓解压力,但后患无穷,比如可导致肥胖、内分泌紊乱、高血脂等,最终影响心脏健康。
庞文跃强调,坏心情不仅会通过改变进食行为影响心脏,还有其他攻击方式。比如,焦虑、抑郁的人容易有吸烟、喝酒、睡不足睡不好、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这都会增加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在各种负面情绪中,愤怒对血管的损伤最大。这种损伤还会增加患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进而升高患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情绪对饮食、心脏的影响如此深刻,日常进行情绪调节是必要的。庞文跃推荐“正念进食法”。此法通俗地说就是好好吃饭、认真吃饭,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进食这件事上。吃饭时不要想东想西,也不要追剧、刷手机。吃饭时要把一切其他事情放一边,让积极的情绪盖过焦虑、愤怒和失落。
没人能做到完全不生气,但要尽量保持总体情绪稳定,这样心血管乃至全身健康才有保障。庞文跃建议处在愤怒中的人群可以这样做:
深呼吸——吸入新鲜空气,然后吐出胸中“怒气”,心里默默计数,从1数到10。随着时间的推移,兴奋程度下降,且计数的时间越长身体越放松。练习瑜伽和冥想也能起到放松作用,也可以听舒缓的音乐或洗个热水澡。
平和心态——当情绪涌上心头,首要做的肯定是平复心情,接着就要解决问题。生气肯定是有对象的,不论是人际沟通不畅还是事情进展不顺,解决了问题才能把愤怒的“源头”切断。当然,建议在心态平和之后再处理事情,否则怒气会影响思维和表达方式,让局面变得更糟。
转化情绪——让人生气的事情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要学会转移注意力,最好转移到积极的事情上。例如,当气不打一处来时,尝试拥抱可爱的宠物或玩具、欣赏自然美景或看一部幽默电影,帮助有需要的人,用积极的情绪平缓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