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记者 刘聪聪 摄
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吕晓东正在义诊。主办方供图
□张晓丽 记者 刘 放
中医药膳代替地摊烧烤,中药茶饮代替冰镇饮料,中医药灯谜代替电动游戏机……把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入“夜生活”将会产生哪些火花?8月8日至10日,由辽宁中医药大学主办的“岐黄惠沈城 健康夜市行”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在沈阳举行,场面异常火爆。这场“国医盛宴”掀起沈城中医药文化热潮。
“出摊”即“出圈”
“以前在夜市都是‘逛吃逛吃’,这个夜市不仅有吃有喝,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还现场坐诊把脉,这场‘养生局’难得!”8月10日,沈阳市民曾志远在中医药文化夜市品尝了当归叶黄素牛肉面,体验了推拿,获得了养生良方,亲身感受到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中医药文化夜市设有名中医义诊区、药膳文化体验区、中医药手工制作体验区、传统养生功法互动区、大学生文创展区、中医药图书展区、针灸推拿体验区、特色疗法体验区、医院文创产品展示区、中药产品展示区、青少年文化体验区、桓仁山参展区等。名医团队不仅将深厚的中医文化知识带给市民游客,也将药包、茶饮、药膳等多种文创产品带到夜市,广受欢迎和好评。
养生药膳汤品、茯苓馒头、“五行”馒头、碳烤药膳实蛋等各类“食疗”零食有料又有趣、好吃又好看,市民游客还可以在夜市现场跟随专业老师学习八段锦、五禽戏、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养生功法,现场体验针灸、推拿、刮痧、艾灸、手指点穴、耳穴压豆等中医药特色疗法,感受中医药的神奇,了解其功效。
根据统计,本届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接受义诊专家答疑解惑、把脉问诊、开方抓药,进行针灸、推拿、刮痧、拔罐等中医药传统特色疗法治疗人数累计5.5万余人次。参与传统功法互动、品中医药茶饮、尝养生药膳、制作大山楂丸、动手卷制艾条、制作中药香囊、聆听中医知识大讲堂等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人数累计十余万人次。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消化科等十几个科室的近百位中医名家变身夜市“摊主”,为广大群众送上健康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的收官之夜(8月10日)恰逢“七夕”,辽宁中医药大学于当日推出了“中药情书”,选用具有疏肝行气特点、象征爱情之路畅达的玫瑰花,为市民游客送去浪漫又健康的祝福。“中医药文化夜市既满足了年轻人对新鲜感的追求,又为中医药文化传播找到了载体,让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以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走进千家万户。”沈阳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沈阳探索夜经济多元业态融合、文化消费场景打造的创举,为“越夜越沈阳”夜经济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
实用互动主打“便民牌”
排队、把脉、体验、购物……每晚灯火阑珊时,中医药文化夜市里人山人海。辽宁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吕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举办中医药文化夜市,就是为了老百姓在家门口‘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让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药、信任中医药、受益于中医药。希望老百姓能够在生活的细节中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医药文化夜市为何能够火出圈?守正创新的中医药文化是主办方最大的底气。作为中华民族瑰宝,中医药文化传承千年,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传承千年的“岐黄之术”不仅护佑全民健康,更守护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的文化根脉。中医药文化夜市火出圈的背后,是中医药人在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借“烟火市集”绽放出的新光彩。
本届中医药文化夜市的创新举措还体现在形式新潮有趣。通过开设文化夜市,让名医走出诊室,让中医药走进群众。在夜市上,中医健康养生不再是人们记忆中的传统符号,而是随处可见的名医大家望闻问切、中医适宜技术体验、药膳代茶餐饮品鉴。中医药文化夜市以实用、互动、有趣的形式,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
夜市之所以广受好评,“走心”最重要。夜市划分出十大主题“摊位”,将看诊、体验、购物、游乐的人群分流,增强群众沉浸式、互动式的逛夜市体验感。为了举办此次夜市活动,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四所附属医院带来了多年精心研发的中医药“周边”产品,不仅限于传统的药丸膏丹,更有结合现代审美与科技的创意之作,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中医药文化夜市火出圈的背后,也是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服务理念的升级。
三天夜市活动,排队问诊的人群里有一半是年轻人。在中医文创、医药手作、药膳代茶、传统功法等“摊位”,年轻人达到九成。喜爱“国潮风”“正青春”“文艺范”的年轻一代,被不断推陈出新的中医药文化实力圈粉。
中医药文化夜市火出圈是中医药人勇于探索中医药消费服务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中医药文化夜市的设立,不仅仅是消费场景的创新,更是辽宁中医药大学及其四所附属医院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的创新之举。它让高端的中医药服务走出医院的围墙,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三天的夜市活动不仅处处体现中医智慧,更充满了人文关怀,让市民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体验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健康养生的理念深植人心。
百姓更加喜爱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服务理念升级为“便民牌”。正是二者的双向奔赴,让中医药文化夜市迸发出无数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