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海林县杨子荣纪念馆杨子荣雕像
杨子荣用过的望远镜和枪支
杨子荣当上侦察排长后参加表彰大会合影(后排左4为杨子荣)。
《东北日报》对杨子荣生擒座山雕的报道 本稿图片均为资料片
□记者 王岩頔
核心提示:杨子荣,这位林海雪原中智擒“座山雕”的解放军“特级侦察英雄”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多次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搬上银幕。1917年,杨子荣出生于山东牟平;1947年,牺牲于黑龙江。人们不知道的是,他在短短31年的人生中,有一多半时间是在东北生活战斗,可以说东北是杨子荣的第二故乡。
少年杨子荣曾两次到丹东谋生
杨子荣参军前的青少年时代是在丹东度过的。他生在山东,长在丹东,也正是在丹东的生活经历为他日后参加解放军智擒“座山雕”打下了基础。
杨子荣原名叫杨宗贵。因家中生活贫苦,1920年春天,杨子荣的父亲杨世恩一头挑着4岁的杨子荣,一头挑着他刚出生不久的弟弟,领着母亲杨宋氏和13岁的姐姐、7岁的哥哥,搭着乡亲的船去闯关东。
几经周折,他们一家最终落脚在安东(今丹东市)郊外的大沙河村(今丹东市沙河镇)。杨子荣的父亲当瓦工,姐姐学纺丝,母亲背着小的拉着大的捡废品谋生,家里常常连面糊糊都喝不上。到了第一年的冬天,杨家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万般无奈之下,杨子荣的父母只得把全家分开来求生。父亲和姐姐留在丹东,母亲带着杨子荣三兄弟回山东老家。
到了杨子荣13岁那年,生活所迫下母亲杨宋氏托人把杨子荣再次带到丹东。
1930年,杨子荣第二次来到丹东后,为了减少家里的负担,便开始在姐姐做工的厂里当学徒学缫丝,挣钱养家。他每天起早贪黑,在热气腾腾的蒸锅旁备料煮茧运箩搬筐,付出的劳动只比别人多不比别人少,却只能拿到一半的工钱。
三年学徒期满后,杨子荣成了缫丝的一把好手。他见每月能挣12块钱便动员在山东老家的哥哥和他一起干,多挣些钱改善家中生活。不过这时的东北已被日本侵略者强占,等杨子荣的哥哥来到丹东后,丝厂已被日本人垄断,不仅不招新工人,连老工人也要裁减,工资也降到了9元。
这样一来兄弟俩朴实又美好的愿望破灭了,杨子荣便带着哥哥到其他丝厂找活干。他们满怀希望地进入一个个丝厂应聘,又带着失望出来。最后,兄弟俩不得不在鸭绿江上帮人搬木头、扛大包,凭力气吃饭。
偏偏祸不单行,这时杨子荣的父亲因劳累过度病故,姐姐又失踪不见。不久之后,哥哥也回山东了,杨子荣便独自一人留在丹东闯荡。这时日本侵略者已经占领了东北,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困苦。杨子荣找不到工作,只好到鸭绿江上当船工,在烈日暴晒和风吹雨淋中逆水拉纤,尝尽了人间疾苦和辛酸。
在鞍山勇敢反抗日本监工暴行
丹东市红色文化传播中心主任曾韧对记者讲述,杨子荣在丹东吃过很多苦,但也结识了各色人等,有逃荒的乡亲、有行会帮派,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他都接触过。
1940年,杨子荣跟着拜把子兄弟阎喜全来到了鞍山千山采矿区当矿工。这时,一些听到杨子荣当了矿工消息的朋友都来矿上投奔他。矿上看杨子荣带来这么多人、这么有号召力,就让杨子荣当上了“小把头”,手下也渐渐有了200多人。
曾韧介绍,在鞍山当矿工的这段时间里,杨子荣曾使用过“杨子荣”这个名字。这时,他还刻了一个“杨子荣”的印章,并用这个名字领过工钱,当时的矿工们也都叫他这个名字。
当矿工这段生活更是艰辛。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杨子荣天天在山洞里运矿石,一天干十几个小时,吃的都是发了霉的高粱米和掺橡子面的窝窝头,动不动还要遭受日本工头的毒打。
不过,杨子荣当把头却不准别人欺负他手下的人。起初他不知道矿是日本人开的,后来知道了他想不干,可想到手下200多人的生计,便留了下来。
1943年春天,一个矿工被日本监工毒打,杨子荣实在忍无可忍,夺过鞭子把日本监工狠狠地抽打了一顿。随后,杨子荣害怕日本人报复,便在工友们的帮助下逃离了鞍山,回到了山东老家。
再赴东北作战成虎胆英雄
杨子荣回到山东老家后,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先是参加了民兵,1945年又参加了八路军。
正是在东北这些年的经历,让他熟悉了东北地区的人情世故、乡风民俗,也了解行帮黑话暗语,社会生活知识非常丰富。
杨子荣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很聪明,能够看书。他特别喜欢《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文学小说,在书中学到的一些兵法战术,也激起他勇于斗争的精神。
杨子荣口齿伶俐,说古道今能言善辩。他把东北地区的许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讲得绘声绘色。他还学过几套拳脚,臂力过人,胆大心细,足智多谋,机敏果敢。这些因素促成他后来成为一名出色的侦察员。
在山东老家参加八路军的杨子荣,在1945年10月随部队开赴东北,赴牡丹江地区剿匪。1946年1月杨子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1月下旬杨子荣带领战士侦察土匪座山雕的线索,2月7日一举将座山雕及其部下25人活捉。2月23日,杨子荣在剿匪战斗中壮烈牺牲。
杨子荣当兵的时间不过一年零五个月,他之所以在短时间里成为一名战斗英雄离不开党的培养。但丰富的生活阅历,是杨子荣成为侦察英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杨子荣参军前在东北成长了十几年,这十几年他好像一直在做着一种准备。当他参军后又一次回到东北,正是他之前人生积累的爆发和升华。他化装侦察是那样地自如,在他熟悉的土地上穿梭,犹如鱼之遨游于大海。他的英雄事迹将永远被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