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卜令伟
做好边境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工作,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民族团结和共同富裕等工作的重要举措。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认为,兴边富民行动实施以来,我省切实把兴边富民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要进一步做好兴边富民工作,构建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强化项目牵动和支撑作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动兴边富民工作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提出,受历史、自然和地理等因素影响,我省边境地区发展仍然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兴边富民行动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新的工作机制尚未形成;兴边富民行动考核指标体系和监督检查机制尚未建立;对兴边富民的政策把握和利用不够充分;兴边富民重点工作任务还需科学谋划;抵边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依然存在短板。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建议,要建立健全兴边富民行动工作机制,建立由省委统战部统筹协调、省民族和宗教委牵头的兴边富民行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相关部门的互动合作、沟通协调、监督考核,形成有效工作合力。要将兴边富民行动与“十四五”专项规划有机融合,将中央和省委对兴边富民行动的重点工作任务融入到我省各有关“十四五”专项规划中,并与《辽宁省“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辽宁省推进“一圈一带两区”区域协调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辽宁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机结合,一体推进。
要科学制定兴边富民行动考核指标体系,结合兴边富民具体目标、重点任务,完善兴边富民行动考核管理办法。构建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内容,明确规定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人均收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应达到的具体标准,对兴边富民行动取得的成果作出科学评估。要强化项目牵动和支撑作用,科学谋划编制发展项目,建立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库。做到规划体现在项目上,兴边富民的优惠政策落实到项目上,兴边富民行动聚焦在抓项目上。要建立项目分级分类管理实施责任制,将重大项目纳入省级层面组织推动实施。加强项目实施的协调和推动,确保项目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的落实。
要加大补齐抵边乡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短板的力度,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优化边境地区学校布局,加强边境地区学校规范化和达标建设,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强化边境地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边境地区职业教育特色发展,健全边境地区儿童关爱体系,促进抵边乡镇乡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对边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口支援力度,实施边境地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快健全适应群众需求、优质高效的乡镇医疗卫生体系。大力推广远程医疗,选派省级医疗队加强对边境地区巡回医疗工作,全面提升边民身体健康素质。
要以促进边境居民增收致富为突破口,培育壮大边境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订单农业”模式,发展壮大小浆果、中药材、水产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出台支持林下产业发展的透光抚育政策,大力发展林下产业,引导边民自主发展、增收致富。推行就业富民行动,加快培育吸引一线边民就近就地就业的边境商贸、边境特色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有效促进边境居民增收和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