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南芬露天矿向绿色智能蝶变

讲述人:本溪市政协委员 李明(科学技术界别)
友报 2024年01月19日

本钢南芬露天铁矿打造花园式工厂。 本政 摄

在风景秀丽的本溪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有着“人参铁故乡”美誉的南芬露天铁矿。早在1755年便开始开采,200多年间经历了日本侵略者的镇压和掠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恢复生产重获新生,挺起脊梁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有着厚重历史的百年南芬露天矿,如今正焕发青春走向绿色智能的发展道路,建设新时代新矿山。

每年春天,本钢集团干部职工都会到南芬露天铁矿排土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大家扶苗培土、拎桶浇水,把一棵棵树苗亲手种在脚下。2023年春天,200多名志愿者先后栽植苹果、杏、李子、桃等果树1000余株,栽植面积达1.2万平方米。这次义务植树活动是每年春季植树活动的一个缩影。历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志愿者们来自矿山的各个单位,有干了30年党务工作的老书记,有琢磨一辈子爆破的技术骨干,也有刚刚学会开矿用汽车的年轻人。通过一年又一年的不懈努力,矿山职工们已经栽种了近4万棵树木和3万盆花卉,绿化面积超过12万平方米,曾经光秃秃的山头现在已经和周边的森林完美融为一体。

中共十八大以来,本钢南芬露天铁矿始终秉承绿色智慧发展理念。今年,本钢矿业公司将南芬露天铁矿绿色矿山项目融入本钢集团3A级景区“花园式工厂”建设总布局,使“矿山在花园里,花园在矿山中”的现代化矿山初具雏形,坚定不移踏上建设“绿色、安全、和谐、智慧、高效”新矿山企业的时代征程。

为了让这座古老的铁山变成美丽的绿色画卷,南芬露天铁矿锁定以矿山绿色化、管控智能化、生产低碳化为主要内容的“六化矿山”建设总目标,以生产指挥中心景观区、矿山历史文化展览馆、游客中心和口袋公园、矿山文化长廊等主要景点设计为脉络,以全局视角布局规划矿山图景为骨架,以改善职工生产生活和工业场所周边环境为主进行点线设计,用“微景观”连成“长风光”,用绿色行动打造十里矿区的“铁山风景线”。

如果说绿色化建矿是为了子孙万代,那么智能化建矿则是为了抢抓科技发展机遇,充分提高生产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和安全保障水平。南芬露天矿目前年产铁矿石达1300万吨。百年大矿面对新时代发展浪潮,将以实施全流程智能管控为主线,将现有的卫星智能调度系统、Smart Miner露天矿开采设计系统、逐孔起爆爆破设计、成本日清日结平台等现代化智能管理系统互相联接,积极转变管理模式,促进矿山数字技术应用快速落地见效。矿山公司力争在地质测量、资源管理、采矿生产、选矿加工、运输仓储等方面实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管控,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追逐矿山人的“世纪梦想”,胸怀“国之大者”承担起环保、低碳、文明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呈现绿色智能的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