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结合落实省政协提案建议 我省加强协作培育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2024年03月29日

□记者 卜令伟

我省生物医药创新资源丰富,在大宗原料药、基因工程药物、疫苗、现代中药等细分领域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具备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对我省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落实省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推进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相关提案,表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推进、合理布局,围绕优质企业培育、建立多维度合作平台、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协作,推进我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表示,近年来,我省先后制定出台了多个规划和文件,在人才培养、技术攻关、产品开发、产能建设等产业链上下游多个环节,不断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明确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新字号”重要内容,将生物医药和先进医疗装备产业集群列为辽宁省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省委省政府设立“数字辽宁智造强省”专项资金,将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作为重点支持方向,先后对58个医药创新成果转化、新产品产业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资金支持。

下一步,我省将加快优质企业培育力度。加大对辽宁生物医药领域企业支持力度,构建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建设雏鹰瞪羚独角兽企业集聚区,逐步形成示范引领效应,壮大辽宁生物医药企业群体。围绕新型疫苗、单克隆抗体、眼科用药、特色民族药等领域,挖掘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支持企业“小升规、规做精、精上市”,提升行业细分领域市场竞争力。组织企业深入参与“辽苏对接”等对外交流活动,提升我省医药产品影响力,通过编制创新产品目录、举办医疗机构与生产企业产需对接会等方式,推动优质产品应用。

建立多维度合作平台。组建产学研联盟,鼓励辽宁生物医药领域领军企业和龙头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施科研攻关,支持辽宁生物医药领域龙头骨干企业为盟主联合高校院所,重点围绕糖类药物、抗体药物、高端医疗器械、中药现代化等实施“揭榜挂帅”重大科技攻关、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攻关、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成果转化,研发一批国际先进水平的高端医疗器械和原创新药,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形成品牌效应。推进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依托沈阳药科大学等相关高校,组建辽宁省高等学校现代制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提升解决关键领域“卡脖子”问题能力,为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领域研发提供科技支撑,引领生物医药产业相关领域快速发展。支持沈阳药科大学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建设,打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专门平台,并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考核,从政策与制度上进一步激励高校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加强医药人才培养。实施“带土移植”科技人才专项行动,召开“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立足生物医药产业和资源优势,召开“招才引智”等系列活动,吸引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来辽创新创业,解决辽宁生物医药产业科技创新对人才的需求问题。落实“兴辽英才计划”,实施引才荐才平台资助奖励政策,深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潜力,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高端人才培训、寻访、引荐等方面作用,组织沈阳、大连、营口等地产业园,研究策划开展诸如“重点产业项目企业人才引育服务活动”等项目。组织各地选取部分企业到国内发达地区招才引智,研究策划开展诸如“百企招才引智行动”等活动,为医药等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开展重点产业项目、重大科技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等关键领域等高层次人才摸底调查。建立联系机制,研究策划专项活动,“一人一策”为医药行业企业提供精准人才服务。研究策划举办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和成果交流展示活动。鼓励医药领域博士后从事基础技术创新和实践性研发试验,研究策划实施对接项目,支持博士后优秀人才实现成果本地转化。